首页  最新讲座
最新讲座  

北园名家讲座第四讲 南京大学翟学伟教授:中国人的人情与面子 2022.12.12

Time:2022-12-08 Hits:10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北园名家讲座  第四讲

 

题目:中国人的人情与面子:框架、概念与关联

 


讲座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翟学伟

 

主持人:南京大学高研院副院长 胡翼青

 

时间:20221212日(周一)下午1610 - 1800

地点:鼓楼校区知行楼一楼报告厅(107志新厅)

 

讲座人简介:

翟学伟,博士,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2019)。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并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任《开放时代》、《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本土心理学研究》(台湾)等学术刊物编委会委员。长期致力于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本土性分析框架、概念、模式与观点。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及管理学的本土化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代表作有《中国人的社会信任》(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人伦、耻感与关系向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中国人行动的逻辑》(200020012017年版)《中国人的关系原理》(2011年版)、《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20052013年版)、《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2011年版)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曾担任2009年度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研究首席专家;现任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儒家伦理的社会化路径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内容提要:

研究人情与面子,不能脱离中国文化脉络而只将其作为两个抽象概念进行理论建构。它们的含义和运行,深嵌于中国社会网络,尤其由网络中处处弥漫的关系和权力运行作为前提。因而研究中国人的关系模式应该看到人情、面子与权力之结合所展示出的社会生态,其概念本身的内在关联与差异,也是中国社会学理论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关联与差异所在。而这一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基本原则与儒家思想为何种关系,可以通过儒家在其伦理框架中所建立的之人性预设,寻求其深层次联系。即使在全面流动的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的各方面扩展依然离不开人情和面子的运作。

 

主办:南京大学高研院 南京大学新生学院


CopyRight © 2010 IAS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1000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