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年10月19日(周三)—20日(周四)
地点: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逸夫馆9楼高研院报告厅
会议语言:中文、法语
主办: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协办: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
2016年10月19日(周三)
09 :00 开幕式 主持:南京大学高研院副院长 从丛教授
09 :30—11 :30 第一场 主持:南京大学 从 丛教授
刘俊(南京大学文学院):游记·意识形态·文化想象——郁达夫的“南洋”经历与文学书写/被写
张晓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跨文化的失败抑或一种应答策略——罗兰·巴特中国行的相关书写
14 :00—15 :30 第二场 主持:阿尔多瓦大学 弗郎索瓦·马观教授
周宪(南京大学高研院):以他观我的“游记意识”
金丝燕(阿尔多瓦大学):文化转场:游行经巴利文汉译本比较
黄荭(南京大学法语系):此处与别处,菲利普·福雷斯特的日本情结
15 :50-17 :20 第三场 主持:南京大学 周宪教授
何成洲(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世界主义的一个早期东方猜想:康有为《瑞典游记》研究
安妮·贝森(阿尔多瓦大学):想象的文学——徜徉在其他世界,创造不同的文化?
钦文(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旅行与生意——《清末商业及国情考察记》中的晚清中国形象
2016年10月20日(周四)
09 :00—11 :00 第四场 主持:阿尔多瓦大学 金丝燕教授
克劳迪娜·内德勒克(阿尔多瓦大学):一个文雅人眼中的中国——以李明所著《中国近事报道》为例 沈卫威(南京大学文学院):寻找“灵山”的行旅——与高行健文学的对话
安妮-盖勒·韦伯(阿尔多瓦大学):马嘎尔尼伯爵大使团在中国的奇特游记(1793-1794) 李双志(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跨文化经验与自我重塑:论赫尔曼·凯泽林的《一个哲学家的旅行日记》
11 :10 会议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