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会场“日常生活中的传播观念”工作坊 | 地点:逸夫馆9楼高研院会议室
开幕式 8:30-8:40
主持人 胡翼青
致辞代表
南京大学高研院副院长 从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刘海龙
合影
主持人: 王怡红
上半场:8:40—10:05 (每人发言15分钟;点评 10分钟;讨论30分钟)
刘海龙 商业“水军”的宣传观念及其正当化
刘 涛 PM2.5、知识生产与意指概念的阶层性批判——通往观念史研究的一种修辞学路径
黄典林 网络青年亚文化与民族主义:新媒体语境下国家意识形态再生产的文化政治分析
下半场:10:20—12:00 (每人发言15分钟;点评 10分钟;讨论30分钟)
纪 莉 液态化的集体回忆:一种基于蜡像馆传播现象的文化研究
张 健 “革命”如何被认同:传播、消费与美国独立革命
刘宪阁 现代中国劳动观念的形成
袁光锋 “情”为何物?——反思公共领域研究的理性主义范式
————————————————————————
第二会场“作为思想史问题域的芝加哥传播研究”| 地点:费彝民楼A座418
主持人: 芮必峰
上半场:8:30—10:00 (每人发言15分钟;点评 10分钟;讨论35分钟)
王金礼 隐秘的脉络:传播研究从杜威到拉扎斯菲尔德的思想传递
高海波 帕克传播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接受
王颖吉 交流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从詹姆斯到芝加哥传播研究
下半场:10:10—12:00 (每人发言15分钟;点评 10分钟;讨论35分钟)
胡翼青 协商式民主的新闻观:从杜威到凯瑞
李孝祥 重新发现社区:詹诺维茨和他的《都市中的社区报纸》
张婧妍 作为知识与共识的新闻
杨 馨 第二个芝加哥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