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驻院研修项目”是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利用现有学术资源与学科交叉优势,培养交叉复合类创新人才的高端平台。项目由高研院与教务处联合推出,以“导师+小组”的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与创新思维能力,拓展跨学科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我校高研院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大陆首家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推进问题导向的跨学科研究,建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实验特区。十余年来,高研院已集聚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人才优势,产出了一批有广泛影响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是推进南京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
项目介绍
“本科生驻院研修项目”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学术体验”,学生以“青年研修者”的角色驻院研修,通过导师个别指导、小组集体讨论、参与导师课题研究、体验高端学术活动等形式,了解相关学科前沿信息、掌握跨学科研究方法、激发创造力潜质、强化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导师由高研院驻院学者、特聘教授、长期访问学者等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高研院根据学科等具体情况,确定导师名单,每位导师每年接收所在学科以外的5名驻院本科生,组成青年研修小组。项目推行“导师+小组”的模式,专任导师指导研修小组开展合作式研究。研修小组成员来自不同院系、不同年级。多元化的师生构成帮助学生在合作研究中互相启发、碰撞思维,开拓学生视野和思维方式。
项目将为驻院学生提供多种途径的学术交流机会,优先安排驻院学生参加高研院的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工作坊、学术会议、暑期学校等活动,开放各类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建立本科生与境内外高端学者的常态化交流机制,优先资助驻院优秀本科生赴海外交流。项目还将为研修小组提供专属研讨空间、图书资料、活动经费。优秀项目将获得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计划的优先资助。
项目要求
* 驻院研修生为研修期间在校全日制二、三年级本科生,鼓励对跨学科学习与研究有浓厚兴趣,学有余力、思维活跃、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参与项目,特别是基础学科拔尖计划、卓越人才系列计划等理工科学生。国防生需经解放军驻南京大学选培办公室书面同意后方可报名参加。
* 每位申请者只能选择一位导师,且非学生所在院系的导师。导师名单和简历参见高研院“本科生导师”网页(http://ias.nju.edu.cn/a0/20/c13114a303136/page.htm)。每位导师所指导的5位研修生,组成一个青年研修小组,定期开展小组活动。
* 驻院研修生的研修期为一学年,驻院期间除正常参加所在院系学习外,须定期与导师及研修小组交流或讨论。每年召开一次“驻院研修生学术交流会”,由各研究团队报告并展示研修成果,优秀课题报告或论文推荐刊物发表或结集出版。
* 项目以学年为实施周期,设有中途退出机制和延期机制。在一个学期结束时安排中期考核,不适合或不适应本项目的学生可提前退出,不影响学生后续的正常学习安排;表现突出和有强烈兴趣的同学,可根据需要提出延长一年驻院研修的申请。凡入选本项目的研修生,在驻院研修期间不得参加学校或院系组织的其他海外交换学习项目。
* 驻院研修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具体研修计划,参与导师的相关课题研究工作,进行跨学科团队合作研究。驻院学生须有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在一年驻院期限结束时,须提交小组研修报告,并做驻院总结,填写一年中参与的高研院活动、与导师交流的收获和感想、对项目的意见和建议等。考评合格者可获得教务处与高研院联合颁发的研修证书。
申请程序
* 招生对象为我校各院系全日制二、三年级本科生。
* 12月31日(原定12月27日,现因适逢考试周推迟)17:00前:填写《申请表》(见附件),将Word版申请表(PDF和JPG等格式申请表无效)连同最新成绩单扫描件发送至高研院邮箱ias@nju.edu.cn;纸质版(1份)经院系相关负责老师签字并盖院系公章后,提交至教务处教研科(仙林行政北楼426室)。以电子版和纸质版报名表对照无误者为报名成功。
* 1月2日-6日:导师和高研院专家组初审全部申请者的材料,并确定入围面试的学生名单,高研院根据申报情况确定面试方案(具体要求另行通知入围学生)并完成遴选。
* 1月7日-10日:高研院和教务处主页同步公示入选学生名单,并会通知学生本人。
* 说明:如申报导师为外籍人员,请同时提交中文版和英文版申请表(自行翻译)。
联系我们
高研院网页:http://ias.nju.edu.cn/main.htm
高研院联系人:陈老师,83593169
教务处联系人:于老师,89680375
南京大学教务处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2019年12月23日
附件下载:
(第五期)本科生报名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