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AS 新闻
IAS 新闻  

新生午餐会第二十二场 林纯洁副教授:龙与鹰:中德政治符号与文化象征的比较

Time:2023-11-12 Hits:15


2023119日,高研院举办第22场新生午餐会,本次活动邀请了高研院2023年度访问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林纯洁副教授与同学们座谈了“中德政治符号与文化象征比较”的话题,南京大学德语系卢盛舟副教授应邀主持了本次午餐会,来自新生学院不同书院的30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林纯洁老师是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专长为德国史,同时他也是纹章学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等领域的专家。本次座谈从动物形象被用来作为国家政治符号和文化象征的历史实践出发,尤其对以中国以龙为标志的文化传统和德国以鹰为图腾的社会历史之间进行了关联和比较。

林老师首先从动物形象被用作国家标志的现象谈起。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地域辽阔的帝国常用天空中飞翔的动物(如龙、鹰)来自我标榜,而实力强大的王国也常用地面的霸王(狮子、熊)来代表形象,这些在本质上都象征着统治者的力量和权威。相比之下,龙的形象比较复杂,其起源也比较模糊,而鹰纹的起源和演变则比较清晰。随后,林老师介绍了纹章的起源,它们与中世纪欧洲的战争有关,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威廉征服中,纹章就起到了区分和统御军队的重要作用。到了和平时期,纹章则成为贵族身份和统属领地的符号。欧洲的纹章,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在于有严格的规则,比如同色系的颜色不能叠加,纹章图案和文字要有明确的含义等等。通常只要遵守规则,一般的平民也可以制作和使用自己的徽章,这一点和东方的中国有很大的不同。

具体到龙和鹰能够成为纹章,林老师认为这是社会文化发展产物。龙和鹰都象征着灵魂的飞升,中外均有相关的记载和表达,比如中国古代皇帝去世就被称为龙驭宾天。龙和鹰成为纹章也有宗教的因素,比如基督教就把耶稣和鹰联系在一起。林老师着重介绍了在中国的多元信仰体系中龙的形象的演变。而神圣罗马帝国的“四元之鹰”图案和双头鹰形象,则鲜明地表现出帝国本身和神圣罗马教会之间的密切关联。在借助异象来宣扬君主的神圣性这一点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类似的做法和传统。林老师具体分析了中国的龙袍和神圣罗马帝国的鹰袍上龙纹、鹰纹图案及其所附带的含义。他指出,在对于这种象征符号的使用方面,中国和欧洲表现出相反的情形。中国君主龙袍上的“十二章”图案,其中一些元素在宋代以前是可以给高级官员使用的,包括龙纹。但明代以后随着皇权的强大则逐渐收紧,成为皇家专属。而欧洲在鹰纹的使用上则完全不同,当皇权强大时,很多诸侯都抢着使用鹰纹章来表示效忠,随着皇权的衰落,这些人便纷纷改弦更张,打造自己的纹章。

最后,林老师还介绍了龙纹和鹰纹的历史系性相遇。到了19世纪,龙和鹰的在近代的中国相遇了。1820年清帝国的《海录》一书中出现了“单鹰国”和“双鹰国”的说法,这也就是当时的普鲁士和奥地利。德皇威廉二世时开始表现出侵略中国的野心,当时的英国漫画家便以“穿龙袍的威廉二世”来加以嘲讽。欧洲人还利用了宗教中鹰和蛇的搏斗来美化这种侵略,把中国的龙贬低为蛇,而蛇在基督教文化中是带有邪恶和诱惑的罪恶的。中国在19世纪末组建的北洋水师也以黄龙旗作为标志。到了20世纪,鲁迅曾经设计出“十二章徽记”作为中华民国的国徽,龙纹也逐渐摆脱了历史和文化中的负面形象进而成为了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的象征。同样,德国的鹰章也经历了历史变迁,从德意志帝国到德意志共和国,今天的鹰章也仍然是德国议院乃至国家元首的重要标志。龙纹和鹰纹在两国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影响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提问环节,林老师就看待西方使用真实的动物形象而中国使用抽象组合的动物形象这种多元与单一、真实与虚幻的选择问题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交流。

 

 


CopyRight © 2010 IAS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1000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