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7日,美国布朗大学人类学教授Matthew Gutmann来访,并作演讲“选择的帝国:为何参与军事行动的士兵会不时反对军方?”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名家讲坛第226期 人文基金讲座第133讲
讲座人:美国布朗大学人类学教授、布朗国际高级研究院院长
Watson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
Matthew Gutmann
题目:选择的帝国:为何参与军事行动的士兵会不时反对军方?
The Empire of Choice: Why Soldiers Join and Sometimes Oppose the U.S. Military
主持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系 范 可 教授
时间:2018年5月17(周四)下午16:00-18:00
地点:仙林校区邵逸夫楼(国际学院)C308高研院报告厅
备注:英语演讲
Abstract:
What would cause enlisted soldiers who have joined the U.S. military to abandon a volunteer military force that they themselves have chosen to join? This question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explores the motivations and situations of the lowest level agents of the imperial military miss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current era, suggests what the vulnerabilities or assurances of success are for that mission, and allows us to explore the severe limits that the concept of choice places on our ability to understand military recruitment. U.S. militarism entails a particular belief system that supports the idea of using military violence to pursue American values and interests. I focus on the rhetoric of choice that is central to recruitment into the U.S. military, to public discourse about the U.S. armed forces and about war, and to how the U.S. government represents its military actions and presence around the world. That rhetoric itself has powerful effects in shaping how some soldiers have approached the military and in shaping if and how dissent is possible within military institutions and the social order at large.
————————
2018年5月17日下午,南京大学名家讲坛第226期人文基金讲座第133讲在南京大学高研院报告厅进行。我们首先感谢南京大学社会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玉成这次讲座。这次演讲的报告人是布朗大学的顾德民(Mathew Gutmann)。顾德民教授在担任主管外事的布朗大学副校长的十多年间,为推动南京大学和布朗大学之间广泛的学术联系做了卓越的贡献。有鉴于此,高研院院长周宪教授在社会学院因故难以接待的情况下,玉成了顾德民教授的这次访问。顾德民教授给听众带来了“选择的帝国:为何参与军事行动的士兵会不时反对军方?(The Empire of Choice: Why soldiers Join andSometimes Oppose the U.S. Military?)”的精彩演讲。该研究来自他与妻子——著名人类学家Kathleen Luts一合作的一项与退伍军人有关的课题。
社会学院人类学所的范可教授主持讲座,人类学研究所的部分师生和山东大学人类学系的邓国基老师,以及其他来自不同科系的老师和同学汇聚一堂, 听取了顾教授的报告。顾教授的研究涉及了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社会性别,以及在当下如何批判帝国主义等议题。
顾德民教授首先介绍了研究的问题:为何年轻人愿意放弃选择的自由加入美军军队?针对这一研究问题,他们对执行伊拉克战争任务的军人进行了访谈。顾德民教授选取了其中的5名男性士兵和1名女性士兵,以他们经历,讲述了他们为什么选择入伍,以及战争如何影响和改变了他们对政府和军队的看法。这一研究首先强调个人的选择受到了诸如外部因素的影响,关注个人在面临选择时是如何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做出最终的抉择,以及为何做出这样的抉择。
顾教授首先指出,越南战争之后,美军不再采取以往的征兵制度(draft),改用志愿兵制度。所有符合年龄和身体条件要求者都可以选择是否加入伍,但一旦他们签署协议加入军队,便无从选择。他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军队的命令,听从调遣,并不可避免地被派到国外执行任务。在20世纪70年代,实行志愿合同制之后,美军陷入缺乏足够兵源的危机。为了招收足够的军人,美国军方甚至降低了录用士兵的标准。在过去,有犯罪记录者不能,女兵不能上战场。对此,美国军方都作出了调整。为了更好地剖析研究问题,顾教授选取6名反战报导人(5名男性,1名女性)做了访谈。这几位军人都曾参与伊拉克战争。但执行过战争任务之后,他们都成为了反战者。
接着,顾德民教授介绍了美军基地在全球的分布。全球约有1000多处美军基地,有数以万计的军人为美国军方服务。这些军事基地对于理解美国军方的策略至关重要,因为在美国军方看来,这些军事基地的存在似乎意味着美国对于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控制。军方在征兵时所使用的辞令在征兵的过程中对士兵的选择也具有极大的影响。美国军方在征兵时不会说:“我们派遣了部队入驻韩国”。而会说:“韩国邀请我们入驻,他们请求我们的入驻,而由于我们非常友善因此我们入驻了韩国”。正是这样的关于“选择”的词令,让士兵们相信了这样的“选择”逻辑:韩国“选择”了邀请我们入驻,而士兵“选择”了加入军队。通过这样的辞令逻辑,美国军方使人们相信,我们并没有“选择”卷入战争而是当地人“恳请我们,当地人需要我们的帮助。美国拥有世界上数额最庞大的军费开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虽然中国军队规模很大,但依然无法与美国军队相比较。除了美国之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全球拥有1000多所军事基地。美国军方花费在征兵部分的支出多达二百五十亿美元。顾教授说,在他年轻时(越南战争期间),军队并不会有“你现在过得很不幸,你需要去越南”这样的说法。但现今的美国,类似的宣传铺天盖地。顾教授的女儿就曾在放学回家之后告诉他:“爸爸,今天军队的人到学校来了,他们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活动,也许加入军队会很有趣。”顾教授回答道:“我不这样认为。”
关于为什么要入伍的问题,顾德民教授根据访谈材料认为,美国年轻人加入军队原因多样:工作机会、大学入学机会。美国大学的学费要远比中国昂贵。而入伍之后和退伍之后,军队会为士兵支付学费。冒险也是促使年轻人参军的动力。许多人渴望探险,他们也许此前从未走出过自己的国家、州,甚至自己的家乡。他们希望探索世界。另外还有国家意识形态的鼓动等。
军方有时会宣传美国正在遭受袭击,正在被“这样”或“那样”的邪恶势力攻击,被某个国家袭击。6个月之前,川普总统说:“北朝鲜企图袭击我们。”而现在他却说:“北朝鲜棒极了,我们爱它”。也许明天我们又会说它是敌人。许多的年轻人听信这类蛊惑人心的宣传加入军队,他们认为这样能够帮助另一个国家和保卫自己的国家。
顾教授还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个人是如何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进行抉择。首先,在美国民众之中,他们相信自己可以选择政府。他们可以为总统选举投票,他们被告知:“是你们选择了总统”。第二个个体化的选择与军方志愿参与的原则相关。没有人强迫你加入军队,是你“选择”加入,保卫政府,维护正义。第三个选择加入军队的原因是电影等大众媒体对于“超级士兵”等形象的塑造与宣传。这使得许多年轻人相信,如果自己去到异国战场就会呈现这样的形象。但是,一旦进入军营之后,一切反战的言论都会为士兵招致巨大的麻烦。加入军队后,即意味着失去选择的自由。
在美国,有许多诸如“我们入驻伊拉克,我们入驻阿富汗”等等的表述,在此处,“我们”即代表着美国全体。是军方的做出的选择,但通过使用像“我们”这样的辞令表述,使得做出选择的整体转化为美国全体。在美国既有反战的游行也有支持战争的游行。部分的“美国形象“来源于二战期间。在二战期间,顾教授的父亲曾是一名服役士兵。在当时,军方的话语中存在“我们军队是来解救和帮助的”,这样的形象也是当今美国军队形象之中的部分来源。
加入美军军队有一部分是大学生,但更多的是贫穷的少数族裔。非裔或墨西哥裔等弱势族群。顾教授曾在布朗大学——美国顶级精英大学,学生均来自较为富裕的家庭,询问自己的学生是否有人曾参过军,或认识参军的人,所有学生都回答没有。所以,军队是阶层化的。入伍的都是较为贫困的阶层,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很少人愿意入伍。
但在今天,在许多美国人心目中,军队的形象依然很正面。在关于公共医疗系统、学校等信任度的社会调查当中,公众对于军队的信任值非常高。美军军队也正是利用了民众的支持来招募年轻人。
顾教授讲述了采访人之一士兵瑞奇的故事,在他的手臂上纹有“真理让人自由”的拉丁文,他想借纹身表达自己在入伍过程中对军队所说的谎言的愤怒。他希望将真相公诸于众。在入伍之前他曾在泰国当传教士,通常传教士都是乐于助人的热心人。因此,在他入伍时他内心的想法是帮助他人。在9.11之后,美国军队大量招募士兵,他询问了很多人,大多数人都对此表示支持。他希望能继续大学的学业,但他缺乏资金。他得知可以加入军队成为信息兵,政府为他学习四门语言付费,并且他努力地积攒大学学费。当他看到美国士兵射杀无辜的平民及农场里的动物时,他感到颇为震撼,开始怀疑自己来到这里究竟意义为何。他希望能帮助他人,但现实的状况却事与愿违。他开始质疑美国军队到伊拉克的目的,也许美国是为了帮助他人,也许是为了控制这里的石油及其他资源。
另一位女性士兵蒂娜,她在高中毕业之后加入军队预备组织。她来自新墨西哥州,是纳瓦霍印第安人。她加入军队预备组织之后觉得非常有趣,于是决定正式入伍。9.11袭击发生之后,她作为护士被派往伊拉克。与瑞奇一样,当她环顾四周之时,她开始怀疑美国到伊拉克的真实目的。她说在伊拉克她学会了一个新词:和平主义者,在那之前她从未知道这个词。在军队之中成为和平主义者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她需要执行战争任务,但她不想继续战斗下去了。当她向她的兄弟抱怨在伊拉克所发生的一切时,她的兄弟说:“你不能抱怨,因为是你选择了入伍,没有人强迫你。”在这里再一次涉及了“选择”,但她认为自己在做出选择时军队掩盖了入侵伊拉克的真相。她在签署协议时同意的是保卫美国,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她对于杀戮的真相感到不满,另一方面,她对于在军队中学习到了许多知识而心存感恩。
在顾教授童年时期,美国士兵的典型形象是一款名为G.I.joe的士兵娃娃,但现在美国士兵的形象则越来越倾向于像史泰龙所饰演的兰波——肌肉型男。这正是军队希望展示在年轻人面前的形象,其中暗含着:“你如果加入军队,你就会成为真正的男子汉的暗示。”这也是一个选项,即:青年男性选择加入军队成为真正的男子汉。这也是全世界征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你必须要让年轻人相信他们在军队中所能做到的,他们在保卫自己的国家,保卫自己的人民,他们在解放人民。
第三个案例是做狙击手的盖瑞特,他在高中时期就是一个问题不断的差生。他无法找到适合的工作养育子女。于是,他加入军队,成为狙击手,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狙击手。他以此为傲,因为他终于有自己擅长的事情。接着,他被派往伊拉克,他在一个关卡工作。在一个漆黑的凌晨,发生了一件事,他在一家伊拉克妇孺之前暴打了她们的丈夫和父亲。事后,他发现被殴打的伊拉克男子完全无辜。对此,他悔恨不已,并开始质疑自我。他认为像自己这样的美国军人才是问题所在。伊拉克的平民将美国士兵视为像纳粹一样的怪兽。
最后一个案例,克瑞斯是一名美籍菲律宾裔。他生活在夏威夷,他在入伍前有许多被捕前科。他没有上完高中,最后他终于完成了高中学业,得以加入海军。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加入,最后终于如愿所偿。他非常自豪自己曾加入海军。他也以自身一些经历,谈了他为什么转变为反战的战士。
在美国军方的宣传里,人们无法了解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发生的事情。但美国军队的软肋在于,他们招募穷人为了保卫美国而战斗。但经过伊拉克、阿富汗的作战,许多士兵会反思:他们到这些地方到底是为什么。这些穷孩子认为,过去他们被诱导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但现在他们决定要做出改变。
范可教授对顾教授的演讲内容进行了简要评述:在越战之前,美国采取义务兵制度,但越战后的志愿兵制使得美国军队招兵困难。当兵也成为一种选择,那么人们为何会做出这种选择。政府在招募军人的时候,会进行非常正面的宣传,让大众认为当兵即为人服务。但当士兵入伍之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顾教授通过四个案例呈现了这种巨大的反差——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顾教授的演讲还在听众里激起激烈的反响、讨论,甚至争论,令人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