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3日,由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主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者首届学术联谊会”于南京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由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副院长胡翼青教授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姚建华教授联合召集,与会人员还包括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7名教师,分别是汤景泰、郭蕾、韩晶晶、官璐、曾培伦、蓝星宇、李梦颖,以及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9名教师,分别是,潘祥辉、孙信茹、王佳鹏、吴志远、宗益祥、林羽丰、马志浩、谢卓潇、王啸。此外,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李明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科学术分社社长曾辉、编辑易希瑶,《传媒观察》杂志社编辑江潞潞,以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助理、学术部主任陈勇也列席参加。
当天上午的会议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紫金楼举行。会议伊始,由胡翼青教授致辞介绍举办此次联谊会的缘起。胡翼青提出,较之传统的论文汇报而言,这种围绕某个主题展开集中对谈的尝试或可为创新学术会议举办形式提供新的思路。接下来,胡翼青教授与姚建华教授分别介绍了与会各位学者的情况,并邀请各学者逐一介绍了自己近期关注的研究领域与议题。会场上,学者们就当下何为传播研究的“前沿”与“传统”展开了讨论,多元研究议题之间也碰撞出了许多“火花”。例如,姚建华教授分析了自己如何从“数字劳动”转向“数字游民”这个跨学科领域,该议题引起了南京大学孙信茹教授的高度兴趣。孙教授专注于媒介人类学研究多年,她围绕如何在互联网中观察新兴社群与文化现象的方法论问题发表了相关看法。而复旦大学汤景泰教授近年来对社交机器人的关注则得到了多位同样从事智能传播研究学者的热烈回应。各位学者畅所欲言,与学术同僚们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研,上半场的会议结束后,不少学者还在休息期间热切讨论,既有深度的内容,又有融洽的气氛。
下午的会议在桦墅村九间坊会议中心进行,由李明伟教授主持,学者们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数字化”两个主题进行发言。学者们分享各有侧重,部分学者从自己具体的科研与教学经验切入分享。复旦大学韩晶晶老师聚焦于认知智能领域,她目前关注两个问题,一是能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理解人类大脑,比如理解人脑是如何处理媒介信息的;二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说服效果。南京大学马文老师讲述了在研究中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改进社会仿真实验,以及如何测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偏向。复旦大学官璐老师则以“有了ChatGPT,文科生是否有必要继续学习编程”这样一个自己在课堂上经常遭遇的问题展开分享,分析了人工智能在编程实操方面的利弊,并从中透视人工智能技术迭代与发展限度等问题。复旦大学李梦颖老师认为鉴于数字技术已经成为社会运作的底层架构,研究者应该用计算去叩问既有的提问方式,而不是仅仅把计算作为一种研究工具。为此,她提出我们需要从计算机领域寻找诸如“可编程”这样的概念工具,以回应数字技术何以能够又如何运维、调节社会,数字技术在运作逻辑与机制上与过去的大众媒介有何不同。复旦大学的蓝星宇老师谈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其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蓝老师在教授数据新闻相关课程的时候,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数据新闻的数据收集、可视化、叙事这几个环节的表现还不尽如人意,但是学生们还是很愿意学习和应用新的技术模型,因此她认为AI以后在教学上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
当然,亦有从自己研究领域出发对相关话题予以别样解读的学者。复旦大学汤景泰教授追问人工智能与真实性的问题,他认为人工智能能够运用多种手段来“制造”真实性,不仅能够生成虚假素材,还可以调动社交机器人来建构一种看似真实的意见气候,并且形成线上线下相互印证的协同式“造假”,让人们难以分辨。南京大学吴志远老师就真实性的问题继续展开,在知识社会学的脉络上思考AIGC将对知识的定义、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产生何种影响。他呼吁回到苏格拉底,重新审视苏格拉底式的、拼盘式的、追问式的知识体系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和意义。南京大学潘祥辉教授基于人文学者的研究敏感,谈到了影响AI发展的三大因素,一是数据的质量,二是社会的开放程度,三是一个国家或者社会对于AI技术的驾驭能力。南京大学林羽丰老师提出了一个关于有趣的“八音盒”隐喻,一方面,人们看不到八音盒里精巧的机关,而这是其运转的底层逻辑,另一方面,人们完全被上面旋转跳舞的磁吸小人所吸引,今天的人工智能就是用这种方式运作的,降低使用门槛、迎合人们的感官,而它背后的原理却越来越难以向人们敞开。复旦大学郭蕾教授与曾培伦老师则分别立足自己从事的议程设置理论以及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从人工智能标注如何影响议程设置,以及主流媒体如何应对人工智能产品冲击角度切入展开分析,而南京大学谢卓潇老师更是生动有趣地还原了自己如何与各类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对话的过程,并借用德勒兹的“生成”(becoming)概念追问“生成”本身何以成为重要的技术体验与问题,生成的限度何在。
还有几位学者围绕“数字化”的主题展开讨论。南京大学宗益祥老师以自己的学术成长历程为例,讨论了政治经济学与传播学的接合的可能性,并进而反思数字资本主义研究领域,以及传播学科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南京大学孙信茹教授探讨了“数字化和人类学的相遇”,强调要更多地关注人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并提倡关注数字田野的参与程度、网络中微观数据的理解、数据在情境中的意义等问题。复旦大学姚建华教授回应了宗益祥老师关于数字资本主义、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讨论,以此延伸到他正在从事的“数字游民”研究,讲述了他在泰国曼谷接触到的许多科技从业人员的故事,剖析了这类人员从中国到曼谷并留在曼谷这一选择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
最后,胡翼青教授在参与“数字化”讨论的同时为今天的活动做出总结,表示十分欣喜此类活动能够激发大家的表达和想象,祝愿复旦大学的同仁能在南京收获愉快的学术交流体验。
供稿|马新瑶 谌知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