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第40辑
本辑组织专题有三。专题一“审美代沟与大众文化”,聚焦审美代沟的概念、审美话语权的代际争夺、新媒体环境下的审美代沟微观现象、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审美裂变和文化断层、建构跨代际文化认同和价值共识的可能性等问题。专题二“城市空间研究”,则持续关注与城市建筑、历史书写、文化建构有关的研究,以实际的“城市空间”个案研究阐释中国城市空间意义的生产与再创造,试图从文化政治角度丰富、深化读者对于城市的感知与理解。专题三“形象学研究”,则集中阐述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作为一种观念史研究的材料,在与作者自身异国观念经过互相阐发、互为参照后所能够反映的作者所代表的社会集体观念及其反思。
专题之外的其他文章,如对中国电影文化的研究及其背景解析,不同于以上文化理论专题研究,而是从具体的艺术类别上深入阐释中国电影文化及其意涵,这是对本辑专题的补益。
目录
专题一 审美代沟与大众文化
主持人语 吕鹤颖
“审美代沟”:作为命题的研讨 简圣宇
香港“80后”的文化与审美转向:以近年香港电影为例 霍胜侠
撕:网络圈层冲突中的语言操演、认同建构与性别鸿沟 杨玲
情动的挑战——移动短视频的“技术—身心”潜能及其文明论意义 罗成
萌要素与数据库写作——网络文艺的“二次元”化 王玉玊
继后形象与中国社会女性自我实现审美想象的变化 周文萍
专题二 城市空间研究
主持人语 李潇雨
风景与国家:民国西安“古都”形象的形成 杨博
社会主义外贸空间的塑造——以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为中心(1957~1964) 潘博成
老围屋·博物馆·旅游区——城市更新浪潮中的旧民居 李潇雨
艺术作为“文化造城”的手段:当代中国语境中的上海私人美术馆浪潮 罗先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物馆:被展览的记忆符号与文化生产 邹赞
专题三 跨文化形象学
主持人语 陈国战
日本近代启蒙思想中的中国形象——以《明六杂志》为中心 边明江 陆超
论唐纳德·金对现代日本赴欧日记的研究——以森鸥外和夏目漱石为中心 冯新华
西方人的中医观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建立 罗英华
其他研究
走向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电影文化 张慧瑜
两种“现代性”——对1979年三部中国电影的叙事伦理分析 刘晓希
电影《少年的你》:青春痛感遭遇“伪装的现实主义” 魏建宇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学术资本主义” 李丽丽
《文化研究》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