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第31辑
本辑重点推出了与当代中国社会密切相关的四个议题,即:专题一“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从中西生态美学的异同,生态女性主义的性别政治和生态伦理,城市有机共同体的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宠物文学中的不可靠叙事与人类中心主义批判,黑人文学的生态重读与环境种族主义的社会根源等视角,回应了在“逆全球化”语境中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专题二“景观政治”,反思了景观“再造”的“异托邦的观念”,批判了景观政治编码的资本化逻辑。专题三“医疗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身体”,从医学、疾病、健康等层面对身体的社会与文化属性给予多维度地整体性考察与展示,以期更为全面地认知、理解、对待与管理身体。专题四“城市空间的再生产——文化的重塑”,以个案研究的方式,聚焦了城市工业遗产改造与文化空间再生之间的文化逻辑关系,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工业遗产改造中的种种局限及其空间治理的对策。
目录
专题一 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
主持人语【程相占】
试论中国生态美学的学科定位——从中西生态美学比较的角度【周维山】
环境与性别: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中的生态文化与女性成长【陈 静】
有机共同体、跨肉身性与城市文化的重建——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反思【王晓华】
不可靠的宠物叙事: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美学反思【李家銮 韦清琦】
白色的城市,黑色的丛林——《土生子》的生态重释【胡志红 胡湉湉】
专题二 景观政治
主持人语【周志强】
藏漂与风景的“位置错觉”——西藏风景政治的另一种阐释【贾晓楠】
作为景观的伦敦东区——19世纪末英国的贫民窟旅游【刘洁莹】
从输液的树到乐高的城:关于现代生活的寓言【高 宇】
街头景观的文化政治札记【周志强】
专题三 医疗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身体
主持人语【闵凡祥】
五行五脏身体观的建构、应用及其文化诠释【郑 洪】
《和平的保卫者》中的医学与有机体论【赵卓然】
从“生命灵气”到“血液循环”:近代身体话语的科学转型【王广坤】
被医学分割的身体:“躯体化”概念的问题和启示【陈子晨】
近视为疾?——20世纪有关近视的中西医认知与国家话语【陈 勇】
专题四 城市空间的再生产——文化重塑
主持人语【钟雅琴】
创意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工业遗产与文化空间【钟雅琴】
城市更新的“文化转向”——以深圳工业遗产的空间改造为例【李丹舟 王 青】
都市生活中的当代艺术与社会介入——关于广东时代美术馆的文化空间考察【袁 瑾】
学者访谈
文化研究的西方资源与中国实践【刘 康 李 松】
其他来稿
启蒙话语的当代困境与重构可能【宋红岭】
拱廊街闲逛者与都市浪荡子——本雅明笔下的现代人形象及其隐喻【杨向荣 蔡炜伦】
政治表征与城市记忆:南京长江大桥的文化解析【史修永 王 兵】
游荡:城市行走的艺术、空间体验和认知的方法论【杨智慧 刘利刚】
苏珊·桑塔格的超现实主义摄影美学思想研究【陈星君】
作为欲望的“梦想”:从SNH48谈中国偶像经济症候【罗雅琳】
孤独的身体:身体现代性研究【张新科】
宋代戏曲与运河论略【赵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