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活动  工作坊
工作坊  

“中国与欧洲犹太人的跨民族相遇”工作坊 2017.6.13

Time:2023-04-09 Hits:70

从“犹太人在中国”到“犹太人与中国”

          ——记中国与欧洲犹太人的跨民族相遇工作坊

杨炯、曹泽宇

 

   2017613日上午,中国与欧洲犹太人的跨民族相遇China and Ashkenazic European Jewry: Transnational Encounters)工作坊由南京大学哲学系犹太-以色列研究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犹太研究项目和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联合举办,国内外11位学者出席。本次工作坊是犹太-以色列研究所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犹太研究项目一项为期三年的合作研究的一部分,得到了南京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共同资助。工作坊旨在通过学术信息的交流以及对该领域最新学术进展的讨论,为20186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北京中心举办的一场同名国际学术会议做前期准备。工作坊由南京大学徐新教授主持,工作语言为英语。

   宾夕法尼亚大学犹太研究项目主任、意第绪语文学教授海勒斯坦(Kathryn Hellerstein)作为项目发起人之一,介绍了项目缘起。她最初打算集中探讨文学和文化的译介,但通过与徐新教授、宋立宏教授和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伊爱莲(Irene Eber)教授的交流,产生了将更为广泛的历史、宗教、哲学背景纳入中犹文献互译工作的视野之中的想法。考察相关译者和思想家文本处理方式的异同、探究双方如何理解对方的文化,既能更加彰显中犹跨民族交流的意义,亦有助于当今时代全球对话的开展。她以现代意第绪文学和希伯来文学的演进及其在全球产生的影响为例作了进一步说明,并希望借助与会专家学者的集思广益,能为该项目开拓出更多路径。

   徐新教授接着指出,犹太文学,尤其是意第绪文学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早在20世纪初期,中国的现代文学面临着如何在文言文这个传统话语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现代话语体系,以期更好地与西方文明对话并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问题,而意第绪文学和现代希伯来文学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今天继续探讨这层影响,不仅是加深中犹交流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在文化上的必然选择。

   短暂的茶歇后,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治学领域,提出了各自对工作坊主题的思考。四川外国语大学中犹文化研究所所长傅晓微教授谈了她所治之学与犹太文化的关系。她曾专研美国犹太作家艾萨克·辛格的作品,辛格的作品多以波兰犹太社区的生活为背景,她由此对意第绪文化、犹太教哈西德派、波兰犹太人遭遇的反犹主义浪潮和纳粹大屠杀产生了兴趣。她指出,有相当一部分中国当代作家和读者喜爱辛格的故事并受其影响,这无疑是中犹文化交流史中的一个亮点,而辛格作品汉译中的文化隔膜也是跨文化交流中的有趣议题,她自己在这方面多有发表。她目前正在关注辛格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与辛格的历史观,以期将自己的研究引向更深远处。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胡浩副教授则把中国和犹太人的跨民族相遇放到双方在面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挑战时发生的文化适应的背景中考量,认为中犹文化的深入交流至少包含以下几个层面。一、两者在现代转型过程中面临着相似的境遇,自18世纪70年代开始,犹太文化历经百年转型,直到20世纪才最终确立起现代形态。中国的现代化则是在鸦片战争后艰难起步,历经五四直到新中国建立,才逐渐确立起新的文化形式和生活方式,中犹双方在这方面共同语言很多。二、中犹双方的近代民族民主运动亦多有相似:它们发生在同一时代;中国争取民族独立自决的立场与犹太复国主义是相通的;社会主义学说在运动过程中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三、中犹宗教文化观念也多有相通,犹太教的观念可以和孔子、老子的观念相比较,他以道教为例,指出了犹太教与道教在人与超越性力量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宗教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上有着相似的理解。以上这些都可为跨民族、跨宗教的交流提供多元视角。

   徐新教授则认为,讨论中犹交往,仍要以具体史实为基础,须从近现代来华犹太社团的商业和文化活动着手,近代上海犹太社团的历史尤其构成当今中犹交流的情感基础所在。他从档案、文献材料来源等问题,与各位专家学者作了探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意第绪语文学的博士生包安若,正从事将辛格的作品从意第绪语原文译成中文的工作。她从翻译角度出发,对能否在中文语境中成功地转译犹太教术语、建立一个共通的理解范式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她以Zionism为例加以说明,此词在我国常被译成“犹太复国主义”,在汉语语境中更多是指犹太人回归故土的民族运动,但其实它在犹太语境中包含着更丰富的犹太人正常化的内涵。由此可见,在翻译层面,要更准确地传达内涵,还有很多工作值得进一步探讨。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但汉松副教授从事美国文学研究,近来关注表现911事件和表现纳粹大屠杀的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性。他着重谈了犹太人对纳粹大屠杀的纪念和大屠杀文学对中国的相关性。他指出,在美国,无论是纳粹大屠杀还是911事件,都是十分重要的话题,其影响通过文学等形式深入公众之中。他提出,中国同样经历过灾难的历史,中犹之间的交流可否将大屠杀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途径,在中国开展多种形式纳粹大屠杀的教育,从而使中国公众更深入地了解犹太人。

   南京大学哲学系周嘉昕副教授专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献的研究,他的发言聚焦于犹太身份与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关联。他高屋建瓴地梳理了国内学界对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的研究,以及从摩西·赫斯到本雅明这些犹太人马克思主义者在我国的接受情况,指出研究马克思如何处理他的犹太性、如何看待犹太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这类问题虽然在我国仍有待开展,但它们无疑是研究中犹交流的题中之义。

   接着周嘉昕的话题,南京大学哲学系犹太-以色列研究所孟振华副教授指出,事实上,中国学术界对于犹太学本身,尤其是涉及犹太教经典的相关学术的兴趣确实并不强烈,相对而言,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反而更受关注。他着重介绍了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圣经研究的代表人物和研究取向。

   作为此次工作坊的发起人之一,南京大学哲学系宋立宏教授的发言则更多地关注新方向。谈论中国与欧洲犹太人的跨民族相遇,一般要么关注近代史上犹太人的在华散居,要么关注茅盾等现代作家对意第绪语文学的译介。就前者而言,近20年来,中国学界对上海和哈尔滨犹太人的研究已为探讨这个主题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过在借鉴外国相关研究方面仍可加强,那些以意第绪语史料和日文档案为基础的最新研究尤其值得关注。就后者而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也使重新审视半世纪前的经典研究成为必要。不仅如此,除了马克思,弗洛伊德、列维纳斯、汉娜·阿伦特、以赛亚·柏林等欧洲犹太人都给予了中国思想者们丰富的资源,但这些人的犹太身份并没有在注重“知人论世”的中国学界得到应有关注。此外,犹太人在汉学家中的比例异常高,美国汉学研究的巨擘列文森、史华慈都是犹太出身,他们都坦承其观察近现代中国变迁的视角,与他们自身的犹太背景息息相关。因此,探讨阿瑟·韦利、伊爱莲等欧洲出生的犹太汉学家其犹太身份之于中国研究的关系,也是与工作坊主题切题的。或许,看待中犹文化的相遇,不应止于犹太人在中国Jews IN China,而应扩展到犹太人与中国Jews AND China)。诚然,由于翻译甚或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犹太文化的背景因素或许并未得到应有重视,但今天欲进一步推进中犹文化交流,这条隐而不彰的线索,是到揭开的时候了。

   最后,哈佛大学近东语言文明系和比较文学系斯特恩(David Stern)教授就与会学者的发言做出回应,不仅谈及马丁·布伯对庄子及中国道教文献的译介与他对哈西德文献的整理工作,还为20186月国际会议的议程设置具体谈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本次工作坊讨论热烈,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对拓宽思路、明确进一步研究方向裨益良多。

 

(作者:杨炯、曹泽宇,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


CopyRight © 2010 IAS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1000 位访问者